close

每件產品皆通過設計師對品質與美感的最高要求成為打造完美空間最重要的基礎,集結各領域頂尖人才的團隊,密切掌握時尚前線動態
提供給客戶群並符合健康、時尚、環保的建材更是首選我們提供客戶品質保證
各種類材料:進口超耐磨、SPC石塑防水耐磨地板、國產海島型、稀有實木地板、專屬訂製地板、專業施工、細心保固

請立即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RR78121HHH15WDGG554

 

... 據worldometer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18時,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累計確診1358497例,累計死亡75895例。其中西班牙確診病例數量居歐洲首位,累計確診140510例,累計死亡13798例,成為歐洲疫情新「震中」。 早在4月4日,西班牙確診病例數就已超過義大利,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數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 西班牙確診變化圖。/ worldometer網站截圖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西班牙累計確診病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均反超義大利。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政府反應「遲鈍」,缺乏防護設備 據《衛報》報導,西班牙政府在看到中國及伊朗暴發的疫情之後,並未採取有效的防疫措施。在同屬歐洲地區的義大利暴發疫情後,西班牙政府又認為,當地與義大利的地理距離較遠,陸地並未接壤,新冠病毒或許不會在此地進行傳播。因此,西班牙政府遲遲未採取行動。 ... 《衛報》報導截圖。/ 推特 那些與義大利接壤的國家,比如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都採取了積極的防疫措施,較為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發展。 當地時間2月9日,西班牙衛生部衛生警報和緊急情況協調中心主任費爾南多·西蒙曾表示,「西班牙只有少數的確診病例」。然而,在六周以後,西班牙因新冠肺炎死亡的平均人數是伊朗的三倍。當地時間3月30日,西班牙衛生部宣布,西蒙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CNN指出,西班牙政府對疫情的總體反應似乎「脫節」,同時缺乏必要的醫療設備,包括呼吸機、醫生防護服以及檢測試劑盒。醫用物資持續短缺,導致醫護人員中確診感染的人數增多。 據西班牙《國家報》4月6日報導,自疫情暴發以來,共有19400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占總確診人數的14.3%。 歐冠比賽被指是一枚「生物炸彈」 據CNN報導,當地時間2月19日,2500名瓦倫西亞球迷從西班牙出發,前往米蘭觀看歐冠1/8決賽首戰回合,共有近4.6萬名球迷來到了現場。其中包括大約4萬名義大利球迷,許多人來自貝加莫市及其周邊城鎮。 ... CNN報導截圖。/ 推特 貝加莫市市長喬治·戈里表示,米蘭當晚十分熱鬧,除了前往現場觀看比賽的民眾之外,其他球迷也紛紛聚集在家裡或酒吧,通過電視直播的方式觀看了比賽。戈里指出,「很明顯,這場比賽是一枚『生物炸彈』,增加了病毒傳播的機會」。 義大利免疫學專家弗朗西斯科·勒福克在接受《羅馬體育報》的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在西班牙的傳播速度加劇,可能是幾種因素共同導致的,但在米蘭舉辦的那場歐冠比賽,十分有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 勒福克稱,「現在看來,和一群人在現場觀看足球比賽是十分瘋狂的一件事,但在那時,人們並不清楚情況」。 ... 米蘭舉辦的歐冠比賽。 世衛組織在義大利的代表沃爾特·理西爾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場歐冠比賽加劇了義大利北部地區的疫情傳播速度,而現場的西班牙球迷回國之後,新冠病毒就這樣從義大利傳播到了西班牙。 《衛報》指出,西班牙最先確診的患者,大多是瓦倫西亞球員、球迷和體育記者。 一名曾前往現場觀看歐冠比賽的體育記者Kike Mateu表示,從米蘭回家後的第四天,他開始出現咳嗽和呼吸困難的癥狀。「我決定去醫院看看,因為那時義大利的倫巴第大區已經暴發了新冠肺炎疫情」。 當地時間3月17日,瓦倫西亞官方發布公告,「經過進一步檢測,俱樂部約35%的雇員感染新冠病毒」。 12萬人婦女節遊行被指「推波助瀾」 據CNN報導,在大型體育賽事增加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後,西班牙衛生部宣布,西甲足球賽等體育比賽都將空場狀態進行;在疫情最嚴重的馬德里等三個地區,叫停所有封閉空間內進行的千人以上活動。 ... 當地時間3月8日,西班牙舉辦的婦女節遊行活動。 但是在其他方面,西班牙民眾的生活卻和往常一樣。酒吧和咖啡廳正常開放;異常溫暖的天氣,使西班牙人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戶外活動。 當地時間3月7日,西班牙媒體正在討論是否應該取消國際婦女節的遊行活動時,衛生部衛生警報和緊急情況協調中心主任費爾南多·西蒙指出,婦女節遊行是一場國內的遊行活動,不會有來自疫情嚴重國家的人員參加,病毒傳播的風險不大。 西蒙表示,「如果我的兒子問我可不可以去參加遊行,我會告訴他,做你想做的事」。 3月8日,西班牙的民眾走上街頭,參加國際婦女節的遊行活動。據報導,馬德里共有12萬人參加了這次遊行。隨後,兩名參加遊行的內閣部長,其病毒檢測顯示呈陽性。 西班牙醫療體系弊端:人手不足 據西班牙《國家報》報導,衛生部公布的死亡人數並不準確。那些在家中或在養老院中死亡的患者,並未接受過新冠病毒檢測,因此沒有包括在死亡人數之中。 ... 《國家報》報導截圖。/ 推特 《衛報》指出,在西班牙暴發大規模疫情後,一些私人養老院的人手不足,因此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幫助其他患者,很快就陷入了混亂,許多老人還未接受治療就已經死亡。 自金融危機以來,西班牙就對醫院實施了一系列的緊縮政策,醫院的人均床位不足。在新冠肺炎患者持續增多的情況下,醫院無法提供更多的床位,給醫療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西班牙疫情現狀:正趨於穩定,但仍比較艱難 那麼,西班牙目前的疫情狀況如何? 據西班牙媒體埃菲通訊社報導,根據西班牙衛生部4月6日的數據,單日死亡新增637例,是自3月24日以來單日死亡人數的最低值,該數字已連續5天下降。 ... 埃菲通訊社報導截圖。/ 推特 同時,重癥監護病房的單日住院人數也有所下降,在過去的24小時之中,共有70人被送往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 當地時間4月6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全國警戒狀態延長至4月26日,同時,各自治區需要安排場地對無癥狀的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隔離。 西班牙衛生大臣伊利亞表示,西班牙疫情曲線已有達到頂端跡象,同時正趨於穩定,但未來幾周仍將比較艱難。 據路透社報導,巴塞隆納市政府表示,目前已無法提供火化遺體的服務,一些遺體不得不被暫時掩埋,並列入「等待名單」之中,這些遺體或將等待長達兩年的時間,才能得到妥善處理。 ... 路透社報導截圖。/ 推特 西班牙內政部長費爾南多格蘭德·馬拉斯加表示,政府將在下周末之前增強道路管控,「人們通常會在復活節(4月12日)假期外出旅行,但在疫情狀態下,我們必須保持戰鬥,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流行的新一階段,這更加要求我們保持團結。 文/雅卓 英國女王在位68年來發表第5次特別演講,傳遞重要信息 川普力薦羥氯喹治療新冠,這種藥真有那麼「神」嗎? 專訪北大紐約校友會會長:上半場助力國內,下半場紐約戰疫 因新冠疫情被迫隔離的英德加領導人,情況如何了?

 

 

內容簡介

從扮演「乖孩子」那刻起,人生的悲劇就開始了!

  ◆日本心理學大師加藤諦三繼《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又一經典著作在台出版!
  ◆當人生第一段的人際關係──「親子關係」遭遇了失敗,也就預告下一段人際關係也會跟著觸礁,無論是與伴侶之間或是其他人之間……
  ◆靈魂深處的不安感如何擺脫?一起回溯到最初的起點--幼孩時期的我們,從這個階段開始抽絲剝繭。
  
  從小,被大人教導的我們都深信:「乖巧」就有理、「聽從」便無罪;
  大人總說:「聽我的才對!」、「不要這樣或那樣做」……
  但當你問「為什麼」時,他們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回答:「你就是要聽話才乖!」
  然而,其實在我們學會「順從」的那刻起,真正的自我便被扼殺了。
  人生走到這,你從來都不是你,早已死在過去的某個當下。

  而「乖孩子」這道魔咒,緊緊箝制了我們一輩子的思考與行動,因為──
  ◎不做自己,因為那不夠好。
  ◎不敢拒絕他人或害怕被他人拒絕,因為會給人「添麻煩」。
  ◎無法信任自己,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你:「你做得到!」
  ◎不相信任何人,因為與他人交心,可能會被傷害或被利用。
  ◎不敢表露真實情緒,因為別人一旦知道真實的你是什麼模樣,就再也不會靠近你、愛你。
  
  忽視幼年時期留下的心靈傷痕,我們長大成人後,對於生命只覺得虛無且令人徬徨,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存在,痛苦地活在這世上。

  還得時常討人歡心,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違背本性,導致工作中毒、戀愛依存、憂鬱症、家庭暴力、拒絕上學……等種種問題。但眼前這些瓶頸、解不開的心結,其實只要回溯幼年時期,找出問題根源,答案就會浮現!
  
  ★在愛情裡總是跌跌撞撞的你,要明白──
  我們唯有扎根於這個世界,才能夠無須獨占某個人而仍擁有安全感。
  ★對人與人之間總是過敏不已的你,要知道──
  一個無法相信他人者,其實也無法信任自己。
  ★不想跟爸媽拉近距離或總是不理解孩子心情的你,要懂得──
  不要期待自己的貢獻能讓對方多看自己一眼,而必須單純地為自己的貢獻感到喜悅。
  
  請告訴自己,我們有機會與權利將這齣悲劇扭轉成皆大歡喜的結局,做自己生命的主角,而非他者人生的配角!  
  當我們學會接受真實的自己,便能夠修補傷痕、淡化苦楚,並且領悟到:
  不管怎樣,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專屬的幸福!

名人推薦

  米米/親子部落客、李佳燕/「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李崇建/作家‧千樹成林作文創辦人、吳姵瑩/諮商心理師、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陳鴻彬/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黃益中/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彭菊仙/親子作家、蘇仰志/雜學校校長
  (以姓名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加藤諦三Kato Taizo

  
  一九三八年出生,東京人。曾就讀東京大學教養學院教養學系,並從東京大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科畢業。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五年於美國哈佛大學擔任研究員。主要的著作有:《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方舟文化)、《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寶瓶文化)等等。
  
譯者簡介
  
巫文嘉

  
  東吳日研所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
  
  譯有《百圓可樂如何賣千萬》(天下雜誌)、《為什麼員工一週就離職》(寶鼎)等書。目前任新聞編譯。
  
  

目錄

序言 幼年的心理創傷支配人們的一生
遭父母棄之不顧的恐懼
無法信賴自己,並輕視自身的苦楚
 
第1章 為什麼「乖孩子」是問題
某個「乖孩子」的悲劇
「作好事、得褒獎」的陷阱
「我都做到這種地步了……」
隱藏的神經質愛情索求
開朗又溫順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殺者
不安罩頂而無法自拔,所以扮演「乖孩子」
企圖把孩子當精神奴隸的父母
持續背叛自己會對生命絕望
乖孩子核心裡的「厭惡」情感
由於「應該表現出的自己」而失去自我
放棄自我渴求,實現父母願望
 
第2章 過剩的愛與支配欲
孩子淪為父母精神糾葛的犧牲品
過剩的愛,是愛情飢渴的強迫行為
占有、支配才是愛?
遷怒到孩子身上
憂鬱症患者年幼時也是「乖孩子」
雙重束縛的溝通
 
第3章 不安所引發的心理疾病
不安的三種基本性格
與母親的關係缺乏信賴
比起被遺棄的恐懼,寧願選擇服從
藉由迎合對方來自我保護
對人的不信任導致憂鬱症、拒絕上學
將憎恨與敵意壓入潛意識
酸葡萄與甜檸檬
 
第4章 表面上的「適應」

閃避與人對立的原因
轉移到自身的怒氣
為了實現自我,「利己」是必要的
表面上的「適應」
重要的是,擁有「選擇自己所信仰」的勇氣
當深藏不露的負面情感爆發
順其自然的孩子與刻意適應的孩子
「認真大好人」壓抑著敵意
 
第5章 隱藏在「另一個自己」背後的欲望
壓抑導致對己對人緊閉心扉
當察覺到對父母的憎恨時
「乖孩子」無預警地成了家暴者
孩子期望被父母疼愛
二次壓抑與糾葛的折磨
夫妻失和導致孩子精神扭曲
玩樂不足釀成問題兒童
 
第6章 自我消滅與愛情渴求
深藏心底的真正動機
神經質愛情索求者付出親切等同於請款單
致力給人好印象,吃力不討好
夾在「不准存在」與「給我死命工作」的兩難絕境
「我最好消失」的自我印象
對自己灰心喪志者眼中的世界
 
第7章 無私的父母與乖孩子構築的地獄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自我中心者缺乏自我
「必須得到他人需要的人」
乖孩子罹患「母愛缺乏症」
「無私父母」的利己主義
忽視他人期待,一味吸引關注
矛盾心態
不願被束縛,又離不開父母
 
第8章 追尋自我確立

「不安的鞭子」驅使孩子乖乖念書
關懷與溫柔的背後,都有著不安虎視眈眈
「真實面貌的自己」遭拒所引發的自卑感
父母的失望嘆息讓孩子淪為奴隸
升遷憂鬱症、搬家憂鬱症的機制
服喪之人犯罪的緣由
支撐老頑固、認真魔人的「規範意識」
只能扮演乖孩子過活的孩子們
沒有確立自我,成了「表面高手」
缺乏某物就活不下去的成見
緊緊抓牢拒絕自己的對象
遭到「去勢」的乖孩子
親子關係會深深影響到戀愛能否順遂
 
結語  父母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序言

幼年的心理創傷,支配人們的一生

  
  遭父母棄之不顧的恐懼
  
  孩子心中懷著各種恐懼,其中一種就是害怕被父母遺棄。對孩子來說,這是相當不得了的。這樣的懼怕之心會讓孩子違背本性,更在往後的人生留下難以抹滅的後遺症,徹底支配著這個人。
  
  幼年時期曾經有過如此恐懼的孩子,即使長大成人也不容易擺脫陰影。舉例來說,這類人總是不斷揣測他人心思,想方設法讓對方把注意力留在自己身上,或者總是替對方做牛做馬。這樣的人就算拚了老命,卻陷入不安徬徨、憂煩無限的泥沼裡。弄到後來,他們時時刻刻都得繃緊神經,原本應該辦得到的事也變得無能為力,無法發揮出自己原有的能力。
  
  遭到遺棄是相當可怕的,所以他們老是緊張兮兮地怕被拋棄,這樣的情緒讓他們全身緊繃。當面對一個全新環境時,這類人不會嘗試發掘自己的可能性,反而對新環境充滿憂懼。
  
  重壓在心靈深處的恐懼在幼年時期相對嚴重,因為對孩子來說,是可能真的會遭到拋棄。無論事實上真的被拋棄與否,關鍵是那個幼小的孩子本身就是感受如此。
  
  父母可以辯稱自己抓狂的行為是一時情緒反應,不過孩子卻無法這樣理解。懷抱著「恐怕遭到遺棄」的孩子,心理隨時處在不安定的狀態,總是跟這種有朝一日會被拋棄的不安情緒對戰。人的內心越是不安,越是牢牢抓住對方不放。
  
  越是這樣的人,對於對方的言行舉止就越敏感。對方單純的一句話或小動作,都會讓他懷疑自己是否被討厭。不安與恐懼越是強烈,越容易把對方的言行認定是對自己不利,並感到自卑。
  
  懷著自卑感的人,之所以會過度在意自己的弱點,不安的情緒是其根源。
  
  當內心背負著可能遭到拋棄的不安,對方的無心之言都會被他解釋成針對自己弱點的責難。一旦與對方發生些許摩擦,他會立刻與自己的缺點連結,擔憂著自己可能會被拋棄,內心侷促。相對地,成長過程沒有遭遇到可能被拋棄、沒有這些不安的人則內心強大,什麼都不怕。
  
  我個人的筆記本中,紀錄了一些跟關於孩子恐懼的文字紀錄,篇幅多達二百三十頁。可惜這些內容的出處都不太確定,因為這些是我為了加強印象所紀錄下來的筆記,例如以下這一段:
  
  「因此能夠很幸運地生於一般的良善之家,在相愛的雙親身邊成長,這種人非常清楚誰是可以給予自己支持、安慰與保護的人,也知道哪裡發現這樣的人。(中略)這樣的經驗讓他確信,當自己陷入困境時,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有一雙值得信任的手對自己伸出援手,這種深信幾乎接近潛意識。」
  
  順帶一提,據說《聖經》裡最常出現的金句就是──「不要恐懼」。
  
  無法信賴自己,輕視自己的苦楚
  
  恐懼是一大心理課題,世上有些人夠解決這道大難題,也有人終其一生努力仍無法擺脫。能夠無所畏懼地表現自己的人,便能體會到活著的快樂;與人面對面也敢呈現自我的人,心底會湧出一股強而有力的力量。
  
  相對地,一個害怕遭人拋棄者無法打從心底信賴自己,因此會不知覺地繃緊全身肌肉。
  
  我會在後面篇幅提到,父母流露出不悅的態度,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拒絕」訊號。我的父親老是板著臉,在我心中深深烙印下了恐懼,害怕隨時可能被拋棄。心懷畏怯,也等於無法信任對方。一個無法相信他人者,其實也無法信任自己。
  
  「信任自己」與「信任對方」是同時發生的。當一個人不相信對方的好意,就算對方是信任自己的,但他心中仍時時擔憂對方會變心。
  
  無法信任對方,也表示內心充滿自卑,就彷彿在對自己說:像我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被信賴。然而,一個能信任自己的人,從內心就能感受到力量,也能充滿自信地與他人互動,不會感到畏懼。
  
  在恐懼的籠罩下,人的心智會被削弱,遇到拒絕便會受傷,而為了逃避傷害,他的心靈採取被動的姿態。這樣的人同時也會喪失驅動對方的能力。
  
  迎合、懷柔、阿諛諂媚等這些其實並非驅動對方的行為,而是為了保護自己。
  
  這本書主要討論親子問題,同時希望透過這些討論與大家一塊思考,如何實現自己的潛力。如果忽視自己幼年時期留下的心靈創傷,一定會覺得生命空虛且沒有意義、被自卑感糾纏不清,就因為心靈創傷會支配一輩子。
  
  我也曾為此憂煩不已。有些人小時候深信當個「乖孩子」是幸福的條件,所以不斷違背本性。為了這樣的人們,我將在本書跟大家一起思考──對人而言,什麼才是最佳的生活方式。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7944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42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UUTT77EEEE5515TYDWS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health/6rmj8qv.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4446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山毛櫸醫療診所地板桃園簡單俐落防滑地板苗栗世紀原橡防蟲蛀地板
台中國產地板要不要留伸縮縫 新竹哥倫比亞淺橡實木地板 桃園四季櫟木紋超耐刮木地板新竹香山區室內翻修鋪木地板 桃園溫和石塑地板 桃園交丁美國認證地板台中矽利康發霉怎麼辦 台中木芯板無重金屬地板 桃園線板SGS認證地板新竹東區木地板翻新 台中柏林灰橡紋美國認證地板 新竹太陽能塑木SPC地板桃園舊地板拋磨翻修 桃園凸管海島型木地板 桃園經典柚木石塑地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kb11nq88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